直播吧3月17日消息,本赛季中超球队的亚冠精英联赛征程已经结束。《足球报》最近的一篇文章对中超球队未来在亚冠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指出,尽管中超在亚冠的竞争力因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而快速下滑,但球队仍需全力以赴。在亚冠改制后,中超球队的实力在东亚区大致定位在中游偏下的位置。要想打进东亚区8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一点运气;而要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则显得难上加难。
展望未来,中超面对亚冠的挑战,是一个需要知难而上还是随遇而安的选择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中超球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超球队在亚冠的战绩不佳,尤其是最后两战客场惨败日本,其中外援因素是关键。例如申花队的0-4惨败,安德烈-路易斯与阿马杜的缺席对球队实力造成了明显影响。即便这两名外援健康,申花也难以与川崎前锋抗衡。然而,泰山队在上赛季能够杀进亚冠八强,与球队前场外援的实力以及适合防守反击的战术打法密不可分。
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方面更加谨慎,这可能会使得2025至26赛季的亚冠联赛更加困难。外援身价的下降,反映了中超俱乐部在投入层面的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冬训地点的选择,也波及到球队整体技战术水平的提升。在过去,中超俱乐部倾向于赴欧洲拉练寻找热身对手,而现在则更多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机会也相对受限。
在亚冠赛场,中超球队常常不适应高强度的比赛节奏和战术打法。比如在与横滨水手的比赛中,上海海港的防线轻易被对手的简单传切打穿。这样的情况在中超其他队伍中也屡见不鲜。当碰上技术脚底好、灵活、配合默契的日本球队时,中超球队很容易出现莫名其妙的丢球。相较之下,中超球队在对阵战术体系不那么精细的韩国或东南亚球队时还能有一战之力。
目前来看,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上的竞争力已回归到大约2006年至2011年的水平。中超的亚冠战绩分为四个阶段,从早期的辉煌到连续9年的强势表现,再到近年的困境。现在的情况与2006年至2011年相似,差距主要在于外援的成色。虽然外援身价多维持在百万级别,但本国球员的水平也在下滑。对于未来几年,中超总体情况趋于稳定,但若想提升竞争力,还需在商业运营方面有突破性的发展,使俱乐部有信心和空间加大投入。
面对申花和海港的大比分失利,各方普遍对亚冠持悲观态度,但我们必须明白,亚冠是中超职业联赛的颜面,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应全力以赴。我们至少要努力进入东亚区8强,至于能否更进一步,则尽人事听天命。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短期内需关注外援的引进与水平的提升;长期来看,则需要解决青年球员的培养问题及联赛整体收入的增加。这需要时间、耐心和决策层面的调整。
未来两三个赛季,提升外援水平或增加外援数量可能是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还需要稳定和健康的中甲联赛以及各省市联赛的健全发展作为基础。逐步扩军中超、中甲和中乙联赛的同时,也要确保能给本土球员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来逐步实现这些目标。在这期间,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联赛中将面临一定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努力、积极应对,相信中超球队一定能够在亚冠赛场上重振雄风。